二观点,链接畜牧循环农业推进聚焦集成养殖
4资源优势支撑牛羊养殖可行
我县饲草资源丰富,聚焦进循生产条件优越。畜牧境内有天然牧草68万亩,养殖业观可利用的链接牧草面积59万亩,其中多年生牧草12.23万亩,点集人工种草8.69万亩,成推年生产鲜草3.9亿kg,环农优质牧草1.5亿kg。聚焦进循小麦、畜牧玉米和洋芋是养殖业观西和县的三大作物,种植面积大,链接作物秸秆和其他农副产品丰富,点集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23万t。成推近年来,环农我县实施退耕还林、聚焦进循退耕还草政策,加大了天然林的保护和天然草地的改良,饲草资源丰富,而适应政策发展的舍饲养殖也蓬勃兴起。另外,加大对农作物秸秆“三贮一化”的饲料化利用,多举措利用饲草资源,会极大地推动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经营规模,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,继而进一步带动周边扩大发展。全县牛羊产业基础相对较好。随着国内外市场的融合及养殖业增长方式的转变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根据市场价格、区位特点和产品质量等因素分析,预计对牛羊肉生产需求将会继续增加,其价格持续稳中有涨,是有潜力的优势产业。
5集成循环农业的技术工艺途径
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是科技农业,是要以现代物质条件、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,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,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进行管理的“大农业”,为此,集成技术体系,并以工业的模式发展农业,才能高起点谋划,高标准要求,高规格打造。以下归纳适合当地循环农业联结点的集成技术工艺,以形成以秸秆饲料化、粪尿无害化、肥料有机化、产品绿色化、用地养田化的资源节约型、生产效益型、产品安全型、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之路。
5.1农作物秸秆饲料化技术优势
5.1.1农作物秸秆青(黄)贮、微贮
秸秆青贮技术,是将尚未老化的玉米秸秆经特殊处理技术保存起来,以便于用作秋冬季节的家畜饲料。它能将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存的近乎完好如初,让牛羊在冬天里也能享受到夏天的绿意、入秋的草香。制作青(黄)贮料的技术关键是为乳酸菌的繁衍提供必要条件,只要掌握水、糖、快、实、密就能制作成功。
微贮饲料是将切碎的新鲜玉米秸秆,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化学作用,在密闭无氧条件下使农作物秸秆制成的一种具有酸香味、适口性好,消化率高和营养丰富的家畜喜食饲料,是保证常年均衡供应家畜饲料的有效措施。
5.1.2农作物秸秆氨化
氨化处理秸秆简单易行,需劳力少,成本低,是挖掘现有饲料潜力,开辟饲料资源的科学方法。氨化的优点是:改善适口性,提高采食量和粗蛋白质含量。小麦秸秆粗蛋白质含量可由3.5%提高到12%;提高肉牛、羊日增重,节约精料,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。每4kg氨化秸秆,可节约1kg粮食,用氨化秸秆育肥一头牛、羊,可节约粮食375kg,增加收入100元;操作简单,易于推广。
5.2有机肥无害化技术
5.2.1牲畜粪便无害化制作生物有机肥
规模化养殖所产生的大量污水、粪便,如果管理不当,会造成对周围的环境和水源污染,使蚊蝇大量滋生,严重制约饲草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牛羊粪便中含有丰富的粗蛋白、粗脂肪、粗纤维、矿物质及钙、磷、钾、氮等营养成分,是生产价廉质优有机肥的主要原料。千百年来农民采用各种传统的方法加工成有机肥,但是传统沤粪制肥存在肥效低、有害微生物杀灭不彻底等问题。而用它来生产生物有机肥,是利用现代微生物技术,以牛羊粪便为主,麸皮、花生壳粉、作物秸秆等为辅料作为载体,接入具有多种高效有机物分解功能的、由多种有益微生物菌株复合而成的发酵基菌种,用搅拌的方法将菌种和牲畜粪便充分搅匀,使微生物菌种接入到牲畜粪便中,再经过快速升温、发酵、腐熟、除臭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后,制造出生物有机肥。它是有机肥料生产技术的一大革命。
5.3耕地地力提升与土壤修复
5.3.1粮菜果药种植业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
我县是个以粮菜农作物为主的农业县,果药也是我县的主要种植业,是陇东南苹果、八盘梨和以半夏为大宗药材的经济产业大县,在不少农户眼中,果业和中药材半夏就是农民的“摇钱树、金豆子”。然而,近年来由于化肥的过量施用,不少土壤出现了板结、耕地地力下降的问题,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,还降低了经济效益。目前将农作物中的鲜果业、中药材纳为重点作物,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技术,借生态循环的分解技术赋予土地养分。这给一些习惯了“大肥大药”的果农、药农敲响了警钟:“在果、药上开展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”。现已针对果、药等产业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技术做试行方案,为农民增产致富提供技术依据。
模式一:有机肥+配方施肥。即在牲畜粪便等有机肥资源丰富的区域,鼓励种植大户集中利用新技术堆肥,结合配方施肥技术,减少化肥用量。
模式二:畜-沼-果。依托养殖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养殖场,在集中产区结合厕所革命,建立大型沼气设施,沼渣沼液经过无害化处理后,与规模种植相配套,结合农作物配方肥施于果园药田,减少化肥用量。
5.4土地资源优化利用
5.4.1粮改饲兼用玉米生产
在“稳粮、优经、扩饲”的思路下,构建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结构,扩大青贮专用型、粮饲兼用型、饲草型玉米等品种种植面积,加快粮改饲发展步伐,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调整粮经饲旱作农业种植结构,全面提升种、收、贮、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,探索粮改饲种植结构调整和种养结合农牧业发展新途径,培育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,并弥补秸秆营养单一的缺陷和调节季节余缺不均衡的能力。
5.4.2提高复种指数推广绿肥种植
我县小麦播种面积历年保持在20万亩,复种指数较低,夏收之后,利用充裕的光热资源提高牧草种植面积,既能提高产草产量、丰富种类,增加载畜能力,又可提升土壤有机质,实现土地轮作轮休、提高耕地地力水平。
声明:参考《中国农业文摘》农业工程 2020年第5期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删除。
相关链接:玉米,物质,饲料,微生物
(责任编辑:休闲)
-
电商平台上“门票代抢”依旧火爆 编辑:汤晓雪 来源:北京日报 ...[详细]
-
两市低开,午后持续回落,创业板指跌逾2%,主板指数跌幅扩大,热点板块稀少,医药、电子、5G等跌幅居前,午后跌停个股数量有所增加,截至收盘,沪指收报2593.74点,跌1.53%,成交额1237亿。深成 ...[详细]
-
多重利好消息来袭,减税减费政策今日正式落地,3月PMI数据重回枯荣线上方实体经济数据有所企稳,市场预计经济最糟糕的时刻或已逐步过去,二季度触底回升概率增大。分析认为,后续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,有望进一步 ...[详细]
-
随着年报业绩披露逐渐步入高峰期,一批业绩“地雷”股浮出水面,导致今日A股中小盘个股表现羸弱,而绩优大盘股以及优质成长股则持续获市场资金关注。分析指出,业绩地雷集中爆发,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目前的市场格局 ...[详细]
-
“苏拉”路径南调?专家回应未来走向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编辑:汤晓雪 来 ...[详细]
-
“开工第一天,却感觉身边依旧是过节气氛。”正月初七开始,春节假期正式结束,广大上班族纷纷告别过年模式,开始新一年的工作。但不少白领发现,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快递、餐饮、家政、洗车等服务业大多还处于过年状态 ...[详细]
-
三大指数午后持续震荡,盘中多次翻红,两市涨停个股增多,一度接近40家,创投板块重新活跃,市北高新、鲁信创投、复旦复华、张江高科、大众公用等大幅走强活跃人气,截至收盘,沪指报2498.29点,跌0.26 ...[详细]
-
专家预计,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组合,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稳定12月11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1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,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.25万亿元,外币贷款减少177亿美元。 ...[详细]
-
1月24日,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。副市长刘博夫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刘博夫指出,去年全市水利系统统筹推进水灾害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治理,工作取得新成效,有效应对旱涝急转的复杂局面, ...[详细]
-
时隔近两年,永辉超市(601933)又一次盯上了中百集团(000759)的控股权,这一次,采取的方式是要约收购。3月28日晚间,中百集团发布公告,永辉超市拟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,将其持股比例从目前的29 ...[详细]